官网

图书馆

服务门户

山东省“十二五”重点学科民商法学简介

2011-12-21  浏览:
一、本学科在学科队伍、科学研究、人才培养、条件建设、学术交流等方面建设和发展情况
近年来,民商法学科以科研为先导,以人才队伍建设为保障,在学科建设上取得了较大成绩。2004年《商法学》被评为省级精品课程,2007年《民法学》被评为省级重点基础建设课程。2006年获得民商法硕士学位授予权。本学科主要建设与发展情况如下:
(一)在学科队伍方面,一方面通过鼓励教师攻读学位、国内外访学或进修等形式,提高学术队伍层次,另一方面加大引进人才力度,积极引进教学科研能力强、具有博士学位的专业人才,优化队伍结构。本学科现有教授9人,副教授11人,讲师3人,其中具有博士学位的10人,在读博士3人,博士和在读博士比例达到56%。
(二)在科学研究方面,本学科形成相对稳定的学科研究方向,取得了一系列有影响的科研成果。2008年以来出版著作、教材10部,承担国家社科规划办、教育部、司法部等省部级及以上课题21项,获得科研经费92.7万元,发表论文120篇,其中在《中国法学》、《现代法学》、《法律科学》等CSSCI来源期刊上发表论文45篇,获得省部级奖励6项。
(三)在人才培养方面,强调法律与经济和管理学科交叉融合,注重理论,突出实践,建立了由实习、实训、实验三个环节构成的实践教学体系。2010年在校生司法考试通过率为37.83%,研究生录取率达到22%,一次性就业率连年保持在60%以上。在研究生培养方面,重学生研究能力的培养,重经、管、法的学科融合,形成了具备自身特色的研究生培养体系。
(四)在学术交流方面,一是本学科教师积极参加国内外高水平学术交流活动,累计参加各种学术交流达30多人次;二是聘请知名专家学者到本校做专题学术报告,2008年以来达34场次;三是派出中青年教师到国内外著名大学作访问学者,进行合作研究。并自2011年始与台湾世新大学、韩国大邱大学等开展教师互访讲学,共同开展科研等活动。
(五)在条件建设方面,建立了藏书丰富的专业资料室,拥有中外文图书一万五千余册,中外文期刊136种。建成了模拟法庭、法律诊所实验室、法律会计实验室、法学案例教学实验室、山东省法律援助中心山东经济学院工作站等多个实验室,拥有教学设备120余台件。在各级人民法院、检察院、律师事务所等建立了9个实践基地,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实习条件,保证了学生的培养质量。
二、本学科所取得的标志性成果及其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作贡献的情况及取得的效益
(一)取得的标志性成果,本学科注重民商事法律实务问题的研究,近年来承担国家社科基金课题一项,省部级课题12项,发表核心期刊论文45篇,多项研究成果获省部级奖励。
(二)社会贡献和效益,本学科带头人赵信会教授注重民商事司法制度的研究,特别关注民事实体法在司法程序中的体现,发表于《现代法学》上“我国股东代表诉讼制度建立的法理基础和基本思路”,主持的教育部人文社科规划项目《民事执行检察监督研究》等结合我国我省司法执法现实,对民事实体法在各个司法环节的体现进行研究,获得突破,其成果受到实务部门重视,多次与省市法院、检察院和基层法院、检察院进行疑难案件的研讨,并多次受邀对法官、检察官进行培训,并与团队教师一起承担多项省检察院的招标课题,成为受实务部门信任的专家;俆凤真教授对物权法的研究特别是对农村土地产权法的研究颇有建树,发表于《齐鲁学刊》及《调研世界》的“集体土地征收中公共利益被泛化的根源与化解路径探析”和“论集体土地征收中公共利益的界定”,主持的山东省社科规划项目“新农村建设视野中的集体土地征收制度创新研究”等对农村土地征收中的问题进行深人研究,提出措施与对策,形成了切实可行的改革思路,受到国土资源厅等管理部门的重视,多次受邀提供咨询意见;王建敏教授在公司法问题和反商业贿赂方面的研究成果显著,其专著《公司诉讼理论与实务问题研究》、《商事审判实务疑难判例释解》,发表于《法学论坛》的“比较法视野下商业贿赂治理立法研究”等受到有关实务部门的重视,多次参加相关问题的研讨。本学科还有多名教师被山东省政府、省人大、济南市政府、市人大,及省、市司法检察机关聘为咨询专家,多项调研和研究报告受到有关部门重视。

上一条:山东省“十二五”重点学科社会保障简介 下一条:山东省“十二五”重点学科计算机软件与理论简介

关闭